59文学 www.59wx.cc,北齐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冀州刺史事,复行相州刺史事。
天平初年,入朝为尚书左仆射,并主持内外所有的大事,兼司空、尚书令。此时西魏遣将寇掠南兖,帝诏令腾为南道行台,统领诸位将领攻打。腾怯懦,缺少威略,结果失败而返。又拜司徒。当初北境边地战乱兴起时,腾丢失一女,富贵起来后,派人到处访问寻找,却没有获得线索,怀疑女儿成了他人的奴婢。腾为司徒后,凡有奴婢来请求成为良人时,并不问虚实,一概应允,其目的,是希望免除更多的人的奴婢身份,从中找到自己的女儿。高祖入朝,有人将这一情况作了报告,听说此事,高祖极其恼怒,撤掉了他的司徒官职。武定中,受命出使青州,搜括浮逃户口,归,迁太保。早些年,博陵人崔孝芬收养贫寒人家的女子为养女,孝芬死,他的妻子改嫁郑伯猷,也将这个养女贾氏带到了郑家。贾氏年轻美貌,孙腾就将她娶到家来,开始是妾,其妻袁氏身亡,腾认为贾氏养了儿子,便扶她做了正,帝诏封为丹阳郡君,腾又请求朝廷将前妻袁氏的爵号回授给女儿。这类违礼肆情之事还可举出一些。
腾早年依附高祖,艰辛劳苦,恭谨勤勉,深得敬重。当高祖将其安插入魏朝廷后,对其寄予重望,但他得志之时,骄狂傲气,予夺由己,求财纳贿,不知节制;生官死赠,不行贿赂是办不成功的;官府收藏的银器,他则盗为家有;亲近小人,重在聚敛。居住邺城,与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被人称为“四贵”但其专恣非法,无所不为,在这几人中最为突出。高祖曾经多次指责规劝,但他不能收敛,因此深受朝野人士的讥讽嘲笑。武定六年(548)四月薨,时年六十有八。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师、开府、录尚书事,谥号文。天保初,以腾有佐辅之功,文宣帝诏令祭告其墓。皇建中,配享高祖庙庭。子凤珍继嗣。凤珍愚昧平庸,武平中,死在开府仪同三司位上。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守。因干被姑父高氏收养,所以就随了姑父的姓。隆之富贵后,魏朝赠干司徒公、雍州刺史。隆之后来立有辅佐之功,高祖请他做了叔伯弟弟,故称他是渤海。。地人氏。
隆之身高八尺,须髯漂亮,性格深沉且有志向。魏汝南王悦任司州牧,请他做了户曹从事。建义初年,被朝廷委任为员外散骑常侍,同行台于晖前往泰山讨伐羊侃,晖推荐隆之为行台郎中,又拜给事中。这时,同高祖关系极其密切。高祖移驻晋州,任命他为治中,并行平阳郡刺史事。
随从高祖在山东起义后,被擢升为大行台右丞。魏中兴初年,除御史中尉,领尚食典御之职。跟着高祖平定邺地后,摄行相州刺史事。从高祖在韩陵打败了四胡。太昌初,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西魏魏文帝曾因喝酒之事与隆之结怨,而罢免了他的官爵。高祖责备隆之不会协作忍让,便上书皇帝请放隆之出都城任北道行台,转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食邑一千七百户。隆之请求减除七百户,还希望能让出自己的四阶转授给兄长高腾,朝廷特意下诏批准了他的请求,依然委任他做沧州刺史。高祖诛讨斛斯椿,拜隆之为大行台尚书。大司马、清河王。。为帝,拜隆之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他因浪费诸多人力,修建寺塔,而遭高祖责备。
天平初年,其母去世,隆之卸职守孝,很快帝诏令起复为并州刺史,入朝做尚书右仆射。此时初次由国家颁发给百姓田地,贵家势族乘机抢占良田美地,贫寒弱小得到的却是瘠薄之土。隆之启禀高祖,马上全部进行了更改,才算取得了均平。又兼任营构大将之职,京城内的所有制造,都由他掌管。扩筑南边城墙,长达二十五华里。因为漳水临近皇宫,他又修造长堤用以防备洪水的暴涨。他还开挖渠道导引漳水入护城河,建造治水的碾石岂,这些都是有益于时的好事。
魏从孝昌年开始,天下动乱,刺史太守都是本州本郡的都督,即使没有战事,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佐僚,因此对当地百姓颇多侵扰。隆之上表,认为这都不是边境要地,而所有的兵马应该全部撤裁。另外,朝贵们喜欢凭借常侍的官职来获得貂蝉的服饰,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侍中之职,并同时希望所有享用侍中服饰的,也一概罢免。帝采纳其建议,下诏执行。自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后,冒名顶替、窃居官位者不可胜数,隆之奏请检括,因涉及到五万多人,而引得舆论大哗,隆之惧怕起事,便停止了。帝诏令隆之监起居事,进位司徒公。
武定中,隆之为河北括户大使。旋被朝廷召还,授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兼任侍中。依前出任青州刺史。又被追回,拜太子太师、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迁太保。此时世宗主持朝政,使得世风大变,隆之偶尔收纳贿赂,世宗知晓后,就在尚书省当众大加斥责。
齐立国,进隆之爵位为王。很快又以本官录尚书事,兼领大宗正卿,监修国史。隆之性格小有虚浮,对朝廷的羽仪、百戏、服制等常有改易,而不遵循旧制,所以招致了时论的非议。他在射堂的靶墙上建了三个具有壮勇之势的人像。显祖曾到东山,在射箭的时候对隆之说:“射堂的靶墙上可做成猛兽形象,以便保存古义,你为什么要作成人形?整天用箭射它们,我是不愿意的。”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早些年,世宗交付重任给兼右仆射崔暹、黄门郎崔季舒等人,当世宗驾崩的时候,隆之向显祖进言,请他将这几个人处死,但遭到了拒绝。显祖认为隆之是旧人,便委托给政事,崔季舒诸人则利用原先结下的矛盾,向帝进谗说:“隆之每当接见上诉之人,就显示出特别的哀矜情绪,用来反映自己的权力有限。”显祖认为隆之承担的职掌重大,知道他受了冤枉,极力地给以了保护,但又认为他推脱责任,求其声名,不是大臣的风度。天保五年(554),隆之被拘禁到了尚书省。有次,隆之与元昶一道喝酒,喝得正兴起的时候,对昶说:“同王交游往来,即使是死,也不会变卦。”有人将此话密报了朝廷。另外,文宣帝在未登基之日,常常遭受隆之的欺侮。帝将受魏禅让,大臣们都表示反对,隆之也是其中之一。帝均把这些事牢牢记在心里,趁此机会,新帐旧账一齐算,帝下令壮士将他狠狠地揍打了一顿。放出尚书省后,他想喝水,有人不给他,隆之说:“现在在哪里!”硬是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又随从车驾出外巡幸,一下子死在路上,时年六十有一。赠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太保、冀州刺史、阳夏王。但没有得到谥号。
隆之虽然没有读书,但是崇尚文雅,凡遇缙绅名流,一定依礼接待。其寡姐做尼姑后,就像服侍母亲一样的对待;训育教导儿子,首先使用的还是文义。因此极得时论的称赏。显祖末年,猜忌怀疑,即便是对死去的隆之也不放过,不仅诛杀了他的儿子德枢等十余人,全部投尸漳河,而且挖开隆之的坟墓,从棺材中拖出他的尸体,下葬虽有一年多,形象却丝毫没有改变,帝叫人斩断肢体,抛弃漳河。一下子,隆之绝了后代。乾明中,朝廷诏令其兄子子远为隆之的后嗣,袭爵阳夏王,还归还了家产财宝。当初,隆之得高祖信任,但他阴险狠毒,对人稍有不满,肯定要想法报复。仪同三司崔孝芬想同他结成姻亲,没有成功,太府卿任集和他一道知掌营建构造,两人颇是不和,瀛州刺史元晏以私事相托,没有结果,于是,隆之故意找岔子捏造罪名,让朝廷一个个地加以处死。隆之最终满门抄斩,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的报应。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地人氏。八世祖模,晋时为司空,南阳王,模长子保,因朝廷动乱出奔凉州,于是就定居到了此地。魏平定姑臧,又迁居云中。子如的家谱是这样记载的。父兴龙,魏鲁阳太守。
子如少时机敏,能言善辩,还喜欢交结豪杰,尤其是依托高祖后,两人的情义更是深重。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便携妻带子南逃肆州,受到尔朱荣的厚待,并被委任为中军将军。尔朱荣挺进洛阳,以子如为司马,持节、假平南将军,监领前军。军队抵达高都,尔朱荣认为建兴地势险阻,为往来的要冲,故有后顾之忧,所以委派子如为建兴太守、当郡都督。永安初年,封平遥县子,食邑三百户,依然为大行台郎中。尔朱荣知道子如长于明辩,能分析形势,多次派遣他赴朝廷禀报情况,任务完成得很好,孝庄帝也曾接待过。葛荣叛乱,相州孤立无援,尔朱荣指令子如从小路赶赴邺城,助相州刺史防守。平定葛荣之乱,晋爵为侯。元颢进据洛阳后,人心动摇,朝廷认为子如曾防守过邺城,在当地极有威信,就命令他行相州刺史事。元颢败亡,子如被征召为金紫光禄大夫。
尔朱荣被朝廷处死之前,子如知道事情会马上恶化,急忙溜出宫来,跑到尔朱荣家,带着尔朱氏的妻、子及尔朱世隆等逃出了京城。世隆想返归北地,子如不同意,说:“事不宜迟,兵不厌诈,天下大乱,唯强是视,于此机会,不可以向世人显现懦弱。如果想逃往北方,恐怕变故会接踵而至,不如兵分两路,一路把守河桥,另一路直扑京城,出其不意,极有可能使敌溃散。假若未能随心所欲,但也很好地显现了自己的力量,集中了人们的视线,使其惧怕我的威势。”这样世隆就依子如之计进逼京师。魏长广王即位,子如兼任尚书右仆射。前废帝又拜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爵阳平郡公,食邑一千七百户。子如坚辞不受仪同三司。高祖于信都举起义旗,尔朱世隆知子如与高祖关系密切,猜忌他,让他出任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慨,痛哭流涕陈述自己不能赴任的理由,但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
高祖进占洛阳,子如打发人带着礼物祝贺,还叙说两人往日的友情。很快被朝廷召回京师,任命为大行台尚书,朝夕跟随在皇帝的身边,参预国家大事。天平初年,拜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人共同执掌朝政,因而甚得皇帝信任。高祖镇守晋阳,子如经常前去拜谒,所以高祖待他甚厚,并和他同桌吃饭,从早晨一直交谈到晚上,当他动身返京时,高祖和武明皇后都有馈赠。每次都是如此。
子如生性豪爽,加之依恃旧恩,在掌管文簿登记的时候,任意予夺,公然收受贿赂,而毫无顾忌。兴和中,为北道行台,巡检各州,太守县令诸官,可以随时罢黜升降。子如到定州,杀了深泽县县令;至冀州,砍了东光县县令的头。两人被斩,都是因为羁留事务而出了纰漏。如果话说得不好,不合心意,便指使武士殴打,还用杀头相威胁。士庶惶恐,不知怎么办才行。转任尚书令。首举义旗之时,子如并未亲身参预,他只不过是凭借与高祖的关系,担当了朝廷的重任,因此狂妄自大,聚敛不息。此时世宗入朝辅政,内心里讨厌他,即指使御史中尉以赃贿罪弹劾,拘禁在尚书省。帝诏令免其死罪,削除官爵。不多时日,起复为冀州刺史。子如能知错改错,在冀州揭发奸伪,其僚佐很是畏服,所以名声很好。转行并州刺史事。诏复官爵,别封为野王县男。食邑二百户。
齐受禅,帝认为子如有翼赞之功,别封为须昌县公,很快升任司空。子如幽默滑稽,说话不加裁剪,有时很是下流肮脏,因而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不过,他侍奉其姊甚为殷勤,抚育诸兄之子女极其慈爱,故得到当时名流的称颂,人们自然地引作了榜样。子如一向不耿直,也就不能平心待物。世宗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等人均受重用。世宗驾崩后,崔暹等前往晋阳,子如趁机向显祖进言,诉说他们的罪恶,请求将其诛杀。不久,子如骑马过关,被有司劾奏。显祖多次责备子如说:“崔暹、季舒事朕的先世,有什么大罪,你为何要劝我杀他们?”于是子如的官职就被免掉了。过了许久,朝廷认为子如为先帝的旧臣,就拜他做了太尉。不久因病而死,时年六十四。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沧怀五州诸军事、太师、太尉、怀州刺史,赐物一千段,谥号文明。
子消难嗣继。消难娶高祖女,因是主婿、贵公子,而历职中书、黄门郎、光禄少卿。出任北豫州刺史,镇守武牢。消难博览史传,有风采神韵,但是却不廉洁,在北豫州时被御史弹劾过。又由于与公主关系疏远,公主悄悄地向皇上控诉,消难害怕得罪,便招延邻国之敌,逃亡到关西。
子如兄纂,早死,因子如显贵,赠岳州刺史。纂长子世云,轻佻无行,累迁卫将军、颍州刺史。世云本无功勋,只是因为子如的缘故,数历州郡。依恃叔父之权势,大力聚敛,肆行奸秽。在即将被治罪之时,内心惊恐,恰好侯景叛逆,世云便举州归从了侯景。此时世云的胞弟也在邺城,更使得他死心塌地地投靠了侯景。朝廷诸将将侯景围困在颍川,世云登上城墙面对攻城的将领,出言极为不逊。世宗顾及子如的脸面,免其诸弟死罪,将他们流放到了北边。侯景在涡阳失败后,世云又有了异心,很快就被侯景砍头。
世云弟膺之,字仲庆。少好学,风度好仪容美。天平中,子如大贵,膺之自尚书郎迁为中书郎、黄门郎。子如别封须昌县公,转让给了膺之。膺之家财富足,但还在不断积聚。王元景、邢子才等人认为他有志向,十分推崇。因为疏简傲物,天保年间,一直遭到冷落。乾明中,王。。将此情况向肃宗作了报告,朝廷委任他做了卫尉少卿。河清末年,为光禄大夫。患痢疾,长年卧床不起,到武平中,还不能朝谒,诏就家拜仪同三司。膺之喜读太玄经,注释过扬雄的蜀都赋。常说:“我想和扬子云比试高下。”齐亡的这年,因痢疾而死,时年七十一年。
膺之弟子瑞,天保中为定州长史,后迁吏部郎中。举止清勤平约。迁司徒左长史,兼廷尉卿,因公平而受世人称颂。乾明初年,领御史中丞,正色举察,被朝廷赞许。以疾病辞职,就拜祠部尚书。卒,赠瀛州刺史,谥文节。
子瑞弟幼之,清贞有素行,年轻时历职显贵。隋开皇中,死于眉州刺史任上。子瑞妻,令萱的妹妹,当令萱得宠于后主时,朝廷重赠子瑞怀州刺史,诸位儿子都同居显位:同游,武平末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同回,太府卿。同宪,通直常侍。不过,同游终为嘉吏,隋开皇中为尚书民部侍郎,卒于遂州刺史位上。
史臣曰:高祖以晋阳为兵家重镇,是自己成就大业的根基所在,长期在这裹治兵训旅,积蓄力量,遥控朝廷大权,朝廷机务,托付者关系重大。而孙腾等人均不能清贞自守,不能以大道治理乱政,却一心聚敛,欲壑难填。当年萧何的留守关中,荀或的留守许都,可跟他们完全不一样呀!多亏世宗入朝秉政,责罚他们的骄纵,全力依靠崔暹等人,发挥其严肃政纪的威力,要不然,君子们都一个个伤心失望了,其结果将不堪设想。孙腾当初牵衣劝诫的诚心,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高隆之尽其心力于邺都的经营,又同是高祖早年未发迹时的朋友,早就结下深情,提高优待他俩的名位,大致说来还不失朝政基本秩序。至于司马子如,衹不过因为幼年时在一起玩耍胡闸而已,既无创业的贡献,又没有可称的政绩,竟白白地占据朝廷三公的高位!对其侄子的爱护,知道用大道理去教育他们。司马膺之的作风值得重视,司马幼之的清正自立,也值得称道。
赞曰:像古人的辅佐周文王、汉高祖一般,当北齐国运兴起之际,孙腾、隆之都尽力相助,成就了大业。但他们贪得无厌,有负于自己的崇高职责。至若司马子如,衹是一名无聊充数的官员。一个巧言令色的角色罢了。
冀州刺史事,复行相州刺史事。
天平初年,入朝为尚书左仆射,并主持内外所有的大事,兼司空、尚书令。此时西魏遣将寇掠南兖,帝诏令腾为南道行台,统领诸位将领攻打。腾怯懦,缺少威略,结果失败而返。又拜司徒。当初北境边地战乱兴起时,腾丢失一女,富贵起来后,派人到处访问寻找,却没有获得线索,怀疑女儿成了他人的奴婢。腾为司徒后,凡有奴婢来请求成为良人时,并不问虚实,一概应允,其目的,是希望免除更多的人的奴婢身份,从中找到自己的女儿。高祖入朝,有人将这一情况作了报告,听说此事,高祖极其恼怒,撤掉了他的司徒官职。武定中,受命出使青州,搜括浮逃户口,归,迁太保。早些年,博陵人崔孝芬收养贫寒人家的女子为养女,孝芬死,他的妻子改嫁郑伯猷,也将这个养女贾氏带到了郑家。贾氏年轻美貌,孙腾就将她娶到家来,开始是妾,其妻袁氏身亡,腾认为贾氏养了儿子,便扶她做了正,帝诏封为丹阳郡君,腾又请求朝廷将前妻袁氏的爵号回授给女儿。这类违礼肆情之事还可举出一些。
腾早年依附高祖,艰辛劳苦,恭谨勤勉,深得敬重。当高祖将其安插入魏朝廷后,对其寄予重望,但他得志之时,骄狂傲气,予夺由己,求财纳贿,不知节制;生官死赠,不行贿赂是办不成功的;官府收藏的银器,他则盗为家有;亲近小人,重在聚敛。居住邺城,与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被人称为“四贵”但其专恣非法,无所不为,在这几人中最为突出。高祖曾经多次指责规劝,但他不能收敛,因此深受朝野人士的讥讽嘲笑。武定六年(548)四月薨,时年六十有八。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师、开府、录尚书事,谥号文。天保初,以腾有佐辅之功,文宣帝诏令祭告其墓。皇建中,配享高祖庙庭。子凤珍继嗣。凤珍愚昧平庸,武平中,死在开府仪同三司位上。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守。因干被姑父高氏收养,所以就随了姑父的姓。隆之富贵后,魏朝赠干司徒公、雍州刺史。隆之后来立有辅佐之功,高祖请他做了叔伯弟弟,故称他是渤海。。地人氏。
隆之身高八尺,须髯漂亮,性格深沉且有志向。魏汝南王悦任司州牧,请他做了户曹从事。建义初年,被朝廷委任为员外散骑常侍,同行台于晖前往泰山讨伐羊侃,晖推荐隆之为行台郎中,又拜给事中。这时,同高祖关系极其密切。高祖移驻晋州,任命他为治中,并行平阳郡刺史事。
随从高祖在山东起义后,被擢升为大行台右丞。魏中兴初年,除御史中尉,领尚食典御之职。跟着高祖平定邺地后,摄行相州刺史事。从高祖在韩陵打败了四胡。太昌初,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西魏魏文帝曾因喝酒之事与隆之结怨,而罢免了他的官爵。高祖责备隆之不会协作忍让,便上书皇帝请放隆之出都城任北道行台,转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食邑一千七百户。隆之请求减除七百户,还希望能让出自己的四阶转授给兄长高腾,朝廷特意下诏批准了他的请求,依然委任他做沧州刺史。高祖诛讨斛斯椿,拜隆之为大行台尚书。大司马、清河王。。为帝,拜隆之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他因浪费诸多人力,修建寺塔,而遭高祖责备。
天平初年,其母去世,隆之卸职守孝,很快帝诏令起复为并州刺史,入朝做尚书右仆射。此时初次由国家颁发给百姓田地,贵家势族乘机抢占良田美地,贫寒弱小得到的却是瘠薄之土。隆之启禀高祖,马上全部进行了更改,才算取得了均平。又兼任营构大将之职,京城内的所有制造,都由他掌管。扩筑南边城墙,长达二十五华里。因为漳水临近皇宫,他又修造长堤用以防备洪水的暴涨。他还开挖渠道导引漳水入护城河,建造治水的碾石岂,这些都是有益于时的好事。
魏从孝昌年开始,天下动乱,刺史太守都是本州本郡的都督,即使没有战事,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佐僚,因此对当地百姓颇多侵扰。隆之上表,认为这都不是边境要地,而所有的兵马应该全部撤裁。另外,朝贵们喜欢凭借常侍的官职来获得貂蝉的服饰,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侍中之职,并同时希望所有享用侍中服饰的,也一概罢免。帝采纳其建议,下诏执行。自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后,冒名顶替、窃居官位者不可胜数,隆之奏请检括,因涉及到五万多人,而引得舆论大哗,隆之惧怕起事,便停止了。帝诏令隆之监起居事,进位司徒公。
武定中,隆之为河北括户大使。旋被朝廷召还,授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兼任侍中。依前出任青州刺史。又被追回,拜太子太师、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迁太保。此时世宗主持朝政,使得世风大变,隆之偶尔收纳贿赂,世宗知晓后,就在尚书省当众大加斥责。
齐立国,进隆之爵位为王。很快又以本官录尚书事,兼领大宗正卿,监修国史。隆之性格小有虚浮,对朝廷的羽仪、百戏、服制等常有改易,而不遵循旧制,所以招致了时论的非议。他在射堂的靶墙上建了三个具有壮勇之势的人像。显祖曾到东山,在射箭的时候对隆之说:“射堂的靶墙上可做成猛兽形象,以便保存古义,你为什么要作成人形?整天用箭射它们,我是不愿意的。”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早些年,世宗交付重任给兼右仆射崔暹、黄门郎崔季舒等人,当世宗驾崩的时候,隆之向显祖进言,请他将这几个人处死,但遭到了拒绝。显祖认为隆之是旧人,便委托给政事,崔季舒诸人则利用原先结下的矛盾,向帝进谗说:“隆之每当接见上诉之人,就显示出特别的哀矜情绪,用来反映自己的权力有限。”显祖认为隆之承担的职掌重大,知道他受了冤枉,极力地给以了保护,但又认为他推脱责任,求其声名,不是大臣的风度。天保五年(554),隆之被拘禁到了尚书省。有次,隆之与元昶一道喝酒,喝得正兴起的时候,对昶说:“同王交游往来,即使是死,也不会变卦。”有人将此话密报了朝廷。另外,文宣帝在未登基之日,常常遭受隆之的欺侮。帝将受魏禅让,大臣们都表示反对,隆之也是其中之一。帝均把这些事牢牢记在心里,趁此机会,新帐旧账一齐算,帝下令壮士将他狠狠地揍打了一顿。放出尚书省后,他想喝水,有人不给他,隆之说:“现在在哪里!”硬是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又随从车驾出外巡幸,一下子死在路上,时年六十有一。赠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太保、冀州刺史、阳夏王。但没有得到谥号。
隆之虽然没有读书,但是崇尚文雅,凡遇缙绅名流,一定依礼接待。其寡姐做尼姑后,就像服侍母亲一样的对待;训育教导儿子,首先使用的还是文义。因此极得时论的称赏。显祖末年,猜忌怀疑,即便是对死去的隆之也不放过,不仅诛杀了他的儿子德枢等十余人,全部投尸漳河,而且挖开隆之的坟墓,从棺材中拖出他的尸体,下葬虽有一年多,形象却丝毫没有改变,帝叫人斩断肢体,抛弃漳河。一下子,隆之绝了后代。乾明中,朝廷诏令其兄子子远为隆之的后嗣,袭爵阳夏王,还归还了家产财宝。当初,隆之得高祖信任,但他阴险狠毒,对人稍有不满,肯定要想法报复。仪同三司崔孝芬想同他结成姻亲,没有成功,太府卿任集和他一道知掌营建构造,两人颇是不和,瀛州刺史元晏以私事相托,没有结果,于是,隆之故意找岔子捏造罪名,让朝廷一个个地加以处死。隆之最终满门抄斩,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的报应。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地人氏。八世祖模,晋时为司空,南阳王,模长子保,因朝廷动乱出奔凉州,于是就定居到了此地。魏平定姑臧,又迁居云中。子如的家谱是这样记载的。父兴龙,魏鲁阳太守。
子如少时机敏,能言善辩,还喜欢交结豪杰,尤其是依托高祖后,两人的情义更是深重。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便携妻带子南逃肆州,受到尔朱荣的厚待,并被委任为中军将军。尔朱荣挺进洛阳,以子如为司马,持节、假平南将军,监领前军。军队抵达高都,尔朱荣认为建兴地势险阻,为往来的要冲,故有后顾之忧,所以委派子如为建兴太守、当郡都督。永安初年,封平遥县子,食邑三百户,依然为大行台郎中。尔朱荣知道子如长于明辩,能分析形势,多次派遣他赴朝廷禀报情况,任务完成得很好,孝庄帝也曾接待过。葛荣叛乱,相州孤立无援,尔朱荣指令子如从小路赶赴邺城,助相州刺史防守。平定葛荣之乱,晋爵为侯。元颢进据洛阳后,人心动摇,朝廷认为子如曾防守过邺城,在当地极有威信,就命令他行相州刺史事。元颢败亡,子如被征召为金紫光禄大夫。
尔朱荣被朝廷处死之前,子如知道事情会马上恶化,急忙溜出宫来,跑到尔朱荣家,带着尔朱氏的妻、子及尔朱世隆等逃出了京城。世隆想返归北地,子如不同意,说:“事不宜迟,兵不厌诈,天下大乱,唯强是视,于此机会,不可以向世人显现懦弱。如果想逃往北方,恐怕变故会接踵而至,不如兵分两路,一路把守河桥,另一路直扑京城,出其不意,极有可能使敌溃散。假若未能随心所欲,但也很好地显现了自己的力量,集中了人们的视线,使其惧怕我的威势。”这样世隆就依子如之计进逼京师。魏长广王即位,子如兼任尚书右仆射。前废帝又拜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爵阳平郡公,食邑一千七百户。子如坚辞不受仪同三司。高祖于信都举起义旗,尔朱世隆知子如与高祖关系密切,猜忌他,让他出任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慨,痛哭流涕陈述自己不能赴任的理由,但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
高祖进占洛阳,子如打发人带着礼物祝贺,还叙说两人往日的友情。很快被朝廷召回京师,任命为大行台尚书,朝夕跟随在皇帝的身边,参预国家大事。天平初年,拜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人共同执掌朝政,因而甚得皇帝信任。高祖镇守晋阳,子如经常前去拜谒,所以高祖待他甚厚,并和他同桌吃饭,从早晨一直交谈到晚上,当他动身返京时,高祖和武明皇后都有馈赠。每次都是如此。
子如生性豪爽,加之依恃旧恩,在掌管文簿登记的时候,任意予夺,公然收受贿赂,而毫无顾忌。兴和中,为北道行台,巡检各州,太守县令诸官,可以随时罢黜升降。子如到定州,杀了深泽县县令;至冀州,砍了东光县县令的头。两人被斩,都是因为羁留事务而出了纰漏。如果话说得不好,不合心意,便指使武士殴打,还用杀头相威胁。士庶惶恐,不知怎么办才行。转任尚书令。首举义旗之时,子如并未亲身参预,他只不过是凭借与高祖的关系,担当了朝廷的重任,因此狂妄自大,聚敛不息。此时世宗入朝辅政,内心里讨厌他,即指使御史中尉以赃贿罪弹劾,拘禁在尚书省。帝诏令免其死罪,削除官爵。不多时日,起复为冀州刺史。子如能知错改错,在冀州揭发奸伪,其僚佐很是畏服,所以名声很好。转行并州刺史事。诏复官爵,别封为野王县男。食邑二百户。
齐受禅,帝认为子如有翼赞之功,别封为须昌县公,很快升任司空。子如幽默滑稽,说话不加裁剪,有时很是下流肮脏,因而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不过,他侍奉其姊甚为殷勤,抚育诸兄之子女极其慈爱,故得到当时名流的称颂,人们自然地引作了榜样。子如一向不耿直,也就不能平心待物。世宗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等人均受重用。世宗驾崩后,崔暹等前往晋阳,子如趁机向显祖进言,诉说他们的罪恶,请求将其诛杀。不久,子如骑马过关,被有司劾奏。显祖多次责备子如说:“崔暹、季舒事朕的先世,有什么大罪,你为何要劝我杀他们?”于是子如的官职就被免掉了。过了许久,朝廷认为子如为先帝的旧臣,就拜他做了太尉。不久因病而死,时年六十四。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沧怀五州诸军事、太师、太尉、怀州刺史,赐物一千段,谥号文明。
子消难嗣继。消难娶高祖女,因是主婿、贵公子,而历职中书、黄门郎、光禄少卿。出任北豫州刺史,镇守武牢。消难博览史传,有风采神韵,但是却不廉洁,在北豫州时被御史弹劾过。又由于与公主关系疏远,公主悄悄地向皇上控诉,消难害怕得罪,便招延邻国之敌,逃亡到关西。
子如兄纂,早死,因子如显贵,赠岳州刺史。纂长子世云,轻佻无行,累迁卫将军、颍州刺史。世云本无功勋,只是因为子如的缘故,数历州郡。依恃叔父之权势,大力聚敛,肆行奸秽。在即将被治罪之时,内心惊恐,恰好侯景叛逆,世云便举州归从了侯景。此时世云的胞弟也在邺城,更使得他死心塌地地投靠了侯景。朝廷诸将将侯景围困在颍川,世云登上城墙面对攻城的将领,出言极为不逊。世宗顾及子如的脸面,免其诸弟死罪,将他们流放到了北边。侯景在涡阳失败后,世云又有了异心,很快就被侯景砍头。
世云弟膺之,字仲庆。少好学,风度好仪容美。天平中,子如大贵,膺之自尚书郎迁为中书郎、黄门郎。子如别封须昌县公,转让给了膺之。膺之家财富足,但还在不断积聚。王元景、邢子才等人认为他有志向,十分推崇。因为疏简傲物,天保年间,一直遭到冷落。乾明中,王。。将此情况向肃宗作了报告,朝廷委任他做了卫尉少卿。河清末年,为光禄大夫。患痢疾,长年卧床不起,到武平中,还不能朝谒,诏就家拜仪同三司。膺之喜读太玄经,注释过扬雄的蜀都赋。常说:“我想和扬子云比试高下。”齐亡的这年,因痢疾而死,时年七十一年。
膺之弟子瑞,天保中为定州长史,后迁吏部郎中。举止清勤平约。迁司徒左长史,兼廷尉卿,因公平而受世人称颂。乾明初年,领御史中丞,正色举察,被朝廷赞许。以疾病辞职,就拜祠部尚书。卒,赠瀛州刺史,谥文节。
子瑞弟幼之,清贞有素行,年轻时历职显贵。隋开皇中,死于眉州刺史任上。子瑞妻,令萱的妹妹,当令萱得宠于后主时,朝廷重赠子瑞怀州刺史,诸位儿子都同居显位:同游,武平末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同回,太府卿。同宪,通直常侍。不过,同游终为嘉吏,隋开皇中为尚书民部侍郎,卒于遂州刺史位上。
史臣曰:高祖以晋阳为兵家重镇,是自己成就大业的根基所在,长期在这裹治兵训旅,积蓄力量,遥控朝廷大权,朝廷机务,托付者关系重大。而孙腾等人均不能清贞自守,不能以大道治理乱政,却一心聚敛,欲壑难填。当年萧何的留守关中,荀或的留守许都,可跟他们完全不一样呀!多亏世宗入朝秉政,责罚他们的骄纵,全力依靠崔暹等人,发挥其严肃政纪的威力,要不然,君子们都一个个伤心失望了,其结果将不堪设想。孙腾当初牵衣劝诫的诚心,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高隆之尽其心力于邺都的经营,又同是高祖早年未发迹时的朋友,早就结下深情,提高优待他俩的名位,大致说来还不失朝政基本秩序。至于司马子如,衹不过因为幼年时在一起玩耍胡闸而已,既无创业的贡献,又没有可称的政绩,竟白白地占据朝廷三公的高位!对其侄子的爱护,知道用大道理去教育他们。司马膺之的作风值得重视,司马幼之的清正自立,也值得称道。
赞曰:像古人的辅佐周文王、汉高祖一般,当北齐国运兴起之际,孙腾、隆之都尽力相助,成就了大业。但他们贪得无厌,有负于自己的崇高职责。至若司马子如,衹是一名无聊充数的官员。一个巧言令色的角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