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步步生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朕以潘美为帅,统十万大军,自后徐行,可为杨卿后盾。”
“这个……”
赵光义目光一冷,凝声道:“嗯?”
杨浩把牙一咬,硬着头皮顿首道:“臣……遵旨。”
赵光义见他就范,不禁暗自冷笑,他立即回到御书案旁,亲笔写下一道讨逆诏书,左手边放着《平晋赋》,右手边放着《讨逆诏》,晋阳城已经平定,西北眼看就要到手,一时间当真是意气风发。
赵光义将《讨逆诏》加盖了玉玺交予杨浩,然后立即命令军器库使去调拨箭矢,又令掌书记去点拨粮草发付杨浩军营,同时又命潘美为西征讨逆大元帅,持节铖,节制西北诸藩。李汉琼部、崔彦进部、郭进部随营听令共赴银州,随即又下令命河北道刺史兼河北西路采访使王继恩筹措粮秣供应西征大军所需。
众将不知赵光义在慕容求醉等幕僚的策划下,早就定下了一石二鸟之计,如今见他仓促之间调兵遣将、安排军需,竟是胸有成竹,颇具章法,不禁暗暗钦佩:“官家虽未必及得先帝东征西杀的一世武功,可是也算难得的一位帅才了!”
折御勋和杨崇训见此情形,慌忙起身亦向赵光义辞行,理由不外乎是李光睿与他们一向不合,如今他们后方空虚,李光睿统率大军而来,难保不会对麟府两州不利,所以请求马上返回西北驻地。”
赵光义早知他们与杨浩义结金兰,只当他们是寻个借口去为杨浩助战,他知道论兵力李光睿部在西北最为雄厚,一个杨浩恐怕吃不下他,加上折杨两藩,才有利于达到两虎相争的效果,于是很痛快地就答应下来。
待得三藩慌慌张张退出行营,潘美、李汉琼等几位奉诏的将领也匆忙回营准备,赵光义兴致不减,与其余诸将仍然杯筹交错,又饮了三巡酒,这才意犹未尽地散了酒席,返回自己的寝帐。
回到寝帐之后,赵光义捧着一杯酽茶,却犯起了核计:天从人愿,汉国才刚刚平定,一统西北的机会就到了。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预定计划发展,实在完美。
在赵光义心中,如果一定要他在李光睿和杨浩之间做一个选择,他更愿意选择李光睿,李光睿再如何舛傲不驯,但是他的一举一动赵光义觉得自己是看得透的,而杨浩……,这个人太捉磨不定了,这样的人最是危险,任何一个至高无上的掌权者都不喜欢有这样一个属下。
然而如果有一个机会,能把李光睿和杨浩这两头猛虎一起除掉,把西北完全纳入他的统治之下,这无疑是一个完美中的完美结局。西北,那里不仅仅是一大片广袤的土地和十多夷狄之族,那里还是出产良马的地方,宋国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养马之地,如果把西北掌握在手中……
而这见机行事之人,想办法促成李光睿和杨浩两大势力集团始终在力量均衡的状态下互相搏杀之人,当杨浩这个奉诏讨逆者成为惨胜方的时候,能及时给他安排一个合理的罪名,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也顺势铲除的人,不是潘美这样的武将能够胜任的,这个人必须要有智慧、要懂权谋,要能操控局面、制造局面,要狡诈如狐、阴险如蛇……
本来,这个人选在御驾亲征汉国的时候他就已经选定了,这个人就是慕容求醉,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慕容求醉居然和赵德昭一起遇刺身亡了,一时之间到那里去找这样一个能完全领悟自己的意图、又能智计百出、操控全局的人呢?
※※※※※※※※※※※※※※※※※※※※※※※※※※※※※※
杨浩把李光睿兵至银州城下的消息对杨继业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杨将军,我要马上赶回去为银州解围,明日一早就得拔营起寨。”
杨继业盯着杨浩的眼神,问道:“主公有什么事吩咐属下做的。”
杨浩笑了笑,轻拍他的肩膀,缓声道:“我会留下些人,把杨将军和夫人,还有杀熊岭上的弟兄都接出来妥善安置,等你们养好了伤再说,你这么重的伤,怎么可能长途跋涉,何况还是快马行军呢。这一次,你是没有机会大显身手了,不过……你放心吧,这样的机会,以后一定不会少了的。”
杨继业沉思片刻,很笃定地道:“夏州李光睿是西北第一强藩,虽然我没有和他的人交过手,可是也能揣测出他大致的实力,若是在草原上摆开阵势正面冲突,主公绝非他的对手,如果与麟府两州联手,三藩合于一处,再加上党项七氏,兵力上主公可以占优,但是一旦交战的话,胜算仍然有限,因为主公这边,就像赵光义攻打晋阳城的各路军队,看起来兵强马壮,实在各有所属,难以如臂使指。当然,这是排除了伐谋和主将指挥能力之外的对比。”
他顿了一顿,面色忽现忧郁:“不过攻打城池的话,强弱就不能这么简单地区分了。如果主公果真把银州城按照属下之前的布署重新修缮布置了起来,属下可以确定,银州城内就算只有一万老弱残兵,也能倚仗坚城高墙,和十万大军抗衡至少一个月。如果由我来指挥,城中粮米又不匮乏的话,抵抗一年也不是问题。然而……,上一次与主公对战,银州城却是仅仅半个月就告破了……”
杨浩目光一闪,恍然道:“将军是担心我会重蹈庆王的覆辙?”
杨继业反问道:“主公能保证银州城中军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杨浩失笑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呵呵,那是圣人忽悠常人、古人忽悠今人的一句话罢了,我若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天真书生,便信了它,也不过是做几篇继续忽悠后人的锦绣文章出来,无伤大雅。我既是一方统帅,成败胜负、无数性命,都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岂能相信人心、人性如此简单,若我如此天真,那可真该死了。”
他顿了一顿,突然问道:“杨将军,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星星之火,迅即燎原,原因何在?”
杨继业微微有些诧异,但还是答道:“抗秦暴政。”
杨浩直视着他,微笑道:“就这么简单?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秦暴政?”
杨继业忽然也笑了:“主公以为如何?”
杨浩道:“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按秦律,当诛。陈胜、吴广为求生计,方欲造反。他们先在布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塞在一条鱼的肚子里让人发现,又在夜晚装作狐精高喊‘大楚兴,陈胜王。’声势造下之后方杀营尉造反。九百人揭竿而起,战火迅速蔓延。
随之造反的,有的人是担心被杀,这就算是畏于暴政,反抗暴政吧。有的人是相信陈胜当真是人主,要一统天下;接下来,陆续响应的人固然是有被苛政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却也不乏被迫相随的人、只想吃一口饱饭的人、想要成为开国元勋做人上人的人、发现参加义军能借义军之势向欺辱过他的人报仇的人、想要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义军瓜分的人……
史书上记载下来的理由只有一句:抗秦暴政。但是我们应该想得到,参加义军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管他们抱以什么目的,结局是他们走到一起来了,因为参加义军,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杨继业缓缓地吁了口气,慢慢问道:“那么……主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各有算计、各有想法的人同心坚守银州城呢?”
杨浩喃喃地道:“李老爷子偌大的年纪,你说我把他带来汉国做什么?像李老爷子这样的人,我遣出银州城外的不只一个,我用的法子,与杨将军使一支孤军尽成死士,于数十万大军营中奇袭皇帝行营也差不太多。只不过……杨将军是以城中的人为质,激发城外的人斗志,而我恰恰相反罢了。”
杨继业沉默片刻,又问:“赵光义执意要派大军助战,分明不怀好意,主公就算能打败李光睿,那时以疲弱之师,如何面对居心叵测的朝廷大军?”
杨浩目中奇光一闪,有些诡谲地问道:“如果……我邀麟府两州兵马为我助战,这时传来消息,有夏州兵马出没有于麟府两州,你说他们是随我去银州,还是赶回他们的根基之地?”
杨继业想也不想,立即答道:“自然是赶回他们的地方,他们有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有他们必需要给予保护和照料的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自然先要赶回自己的根基之地。他们是一府之主,而不是一个游侠儿。”
杨浩神秘地笑道:“这就是了,如果官家的根基之地出了问题,我保证,他会先把我摞在一边,火烧屁股似的赶回汴梁城去!”
,朕以潘美为帅,统十万大军,自后徐行,可为杨卿后盾。”
“这个……”
赵光义目光一冷,凝声道:“嗯?”
杨浩把牙一咬,硬着头皮顿首道:“臣……遵旨。”
赵光义见他就范,不禁暗自冷笑,他立即回到御书案旁,亲笔写下一道讨逆诏书,左手边放着《平晋赋》,右手边放着《讨逆诏》,晋阳城已经平定,西北眼看就要到手,一时间当真是意气风发。
赵光义将《讨逆诏》加盖了玉玺交予杨浩,然后立即命令军器库使去调拨箭矢,又令掌书记去点拨粮草发付杨浩军营,同时又命潘美为西征讨逆大元帅,持节铖,节制西北诸藩。李汉琼部、崔彦进部、郭进部随营听令共赴银州,随即又下令命河北道刺史兼河北西路采访使王继恩筹措粮秣供应西征大军所需。
众将不知赵光义在慕容求醉等幕僚的策划下,早就定下了一石二鸟之计,如今见他仓促之间调兵遣将、安排军需,竟是胸有成竹,颇具章法,不禁暗暗钦佩:“官家虽未必及得先帝东征西杀的一世武功,可是也算难得的一位帅才了!”
折御勋和杨崇训见此情形,慌忙起身亦向赵光义辞行,理由不外乎是李光睿与他们一向不合,如今他们后方空虚,李光睿统率大军而来,难保不会对麟府两州不利,所以请求马上返回西北驻地。”
赵光义早知他们与杨浩义结金兰,只当他们是寻个借口去为杨浩助战,他知道论兵力李光睿部在西北最为雄厚,一个杨浩恐怕吃不下他,加上折杨两藩,才有利于达到两虎相争的效果,于是很痛快地就答应下来。
待得三藩慌慌张张退出行营,潘美、李汉琼等几位奉诏的将领也匆忙回营准备,赵光义兴致不减,与其余诸将仍然杯筹交错,又饮了三巡酒,这才意犹未尽地散了酒席,返回自己的寝帐。
回到寝帐之后,赵光义捧着一杯酽茶,却犯起了核计:天从人愿,汉国才刚刚平定,一统西北的机会就到了。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预定计划发展,实在完美。
在赵光义心中,如果一定要他在李光睿和杨浩之间做一个选择,他更愿意选择李光睿,李光睿再如何舛傲不驯,但是他的一举一动赵光义觉得自己是看得透的,而杨浩……,这个人太捉磨不定了,这样的人最是危险,任何一个至高无上的掌权者都不喜欢有这样一个属下。
然而如果有一个机会,能把李光睿和杨浩这两头猛虎一起除掉,把西北完全纳入他的统治之下,这无疑是一个完美中的完美结局。西北,那里不仅仅是一大片广袤的土地和十多夷狄之族,那里还是出产良马的地方,宋国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养马之地,如果把西北掌握在手中……
而这见机行事之人,想办法促成李光睿和杨浩两大势力集团始终在力量均衡的状态下互相搏杀之人,当杨浩这个奉诏讨逆者成为惨胜方的时候,能及时给他安排一个合理的罪名,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也顺势铲除的人,不是潘美这样的武将能够胜任的,这个人必须要有智慧、要懂权谋,要能操控局面、制造局面,要狡诈如狐、阴险如蛇……
本来,这个人选在御驾亲征汉国的时候他就已经选定了,这个人就是慕容求醉,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慕容求醉居然和赵德昭一起遇刺身亡了,一时之间到那里去找这样一个能完全领悟自己的意图、又能智计百出、操控全局的人呢?
※※※※※※※※※※※※※※※※※※※※※※※※※※※※※※
杨浩把李光睿兵至银州城下的消息对杨继业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杨将军,我要马上赶回去为银州解围,明日一早就得拔营起寨。”
杨继业盯着杨浩的眼神,问道:“主公有什么事吩咐属下做的。”
杨浩笑了笑,轻拍他的肩膀,缓声道:“我会留下些人,把杨将军和夫人,还有杀熊岭上的弟兄都接出来妥善安置,等你们养好了伤再说,你这么重的伤,怎么可能长途跋涉,何况还是快马行军呢。这一次,你是没有机会大显身手了,不过……你放心吧,这样的机会,以后一定不会少了的。”
杨继业沉思片刻,很笃定地道:“夏州李光睿是西北第一强藩,虽然我没有和他的人交过手,可是也能揣测出他大致的实力,若是在草原上摆开阵势正面冲突,主公绝非他的对手,如果与麟府两州联手,三藩合于一处,再加上党项七氏,兵力上主公可以占优,但是一旦交战的话,胜算仍然有限,因为主公这边,就像赵光义攻打晋阳城的各路军队,看起来兵强马壮,实在各有所属,难以如臂使指。当然,这是排除了伐谋和主将指挥能力之外的对比。”
他顿了一顿,面色忽现忧郁:“不过攻打城池的话,强弱就不能这么简单地区分了。如果主公果真把银州城按照属下之前的布署重新修缮布置了起来,属下可以确定,银州城内就算只有一万老弱残兵,也能倚仗坚城高墙,和十万大军抗衡至少一个月。如果由我来指挥,城中粮米又不匮乏的话,抵抗一年也不是问题。然而……,上一次与主公对战,银州城却是仅仅半个月就告破了……”
杨浩目光一闪,恍然道:“将军是担心我会重蹈庆王的覆辙?”
杨继业反问道:“主公能保证银州城中军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杨浩失笑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呵呵,那是圣人忽悠常人、古人忽悠今人的一句话罢了,我若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天真书生,便信了它,也不过是做几篇继续忽悠后人的锦绣文章出来,无伤大雅。我既是一方统帅,成败胜负、无数性命,都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岂能相信人心、人性如此简单,若我如此天真,那可真该死了。”
他顿了一顿,突然问道:“杨将军,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星星之火,迅即燎原,原因何在?”
杨继业微微有些诧异,但还是答道:“抗秦暴政。”
杨浩直视着他,微笑道:“就这么简单?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秦暴政?”
杨继业忽然也笑了:“主公以为如何?”
杨浩道:“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按秦律,当诛。陈胜、吴广为求生计,方欲造反。他们先在布上写下‘陈胜王’三个字,塞在一条鱼的肚子里让人发现,又在夜晚装作狐精高喊‘大楚兴,陈胜王。’声势造下之后方杀营尉造反。九百人揭竿而起,战火迅速蔓延。
随之造反的,有的人是担心被杀,这就算是畏于暴政,反抗暴政吧。有的人是相信陈胜当真是人主,要一统天下;接下来,陆续响应的人固然是有被苛政逼得走投无路的人,却也不乏被迫相随的人、只想吃一口饱饭的人、想要成为开国元勋做人上人的人、发现参加义军能借义军之势向欺辱过他的人报仇的人、想要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义军瓜分的人……
史书上记载下来的理由只有一句:抗秦暴政。但是我们应该想得到,参加义军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管他们抱以什么目的,结局是他们走到一起来了,因为参加义军,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杨继业缓缓地吁了口气,慢慢问道:“那么……主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各有算计、各有想法的人同心坚守银州城呢?”
杨浩喃喃地道:“李老爷子偌大的年纪,你说我把他带来汉国做什么?像李老爷子这样的人,我遣出银州城外的不只一个,我用的法子,与杨将军使一支孤军尽成死士,于数十万大军营中奇袭皇帝行营也差不太多。只不过……杨将军是以城中的人为质,激发城外的人斗志,而我恰恰相反罢了。”
杨继业沉默片刻,又问:“赵光义执意要派大军助战,分明不怀好意,主公就算能打败李光睿,那时以疲弱之师,如何面对居心叵测的朝廷大军?”
杨浩目中奇光一闪,有些诡谲地问道:“如果……我邀麟府两州兵马为我助战,这时传来消息,有夏州兵马出没有于麟府两州,你说他们是随我去银州,还是赶回他们的根基之地?”
杨继业想也不想,立即答道:“自然是赶回他们的地方,他们有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有他们必需要给予保护和照料的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自然先要赶回自己的根基之地。他们是一府之主,而不是一个游侠儿。”
杨浩神秘地笑道:“这就是了,如果官家的根基之地出了问题,我保证,他会先把我摞在一边,火烧屁股似的赶回汴梁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