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楚之腾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所说的并不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的那本自传性代表作在路上,但我喜欢作者借书中迪安之口对萨尔的那句经典性的问话:“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在路上”已经成为一种追逐精神自由飞扬的符号——背起行囊激动地上路,探求不可预知的旅途,似乎就可以“掌握开启通向神秘的种种可能和多姿多彩的历练本身之门”
在路上,于是我们有了人生,有了人生的种种因果和情景
——题记
一
这是一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话题,大至整个人生、小则涵及具体琐事俗情。今天我所写的如下零碎之文字,实在是生活中的一些思想片断,如果可以称之为思想的话。
也许,这样的思绪、这样的启示不止我一个人涉足过。央视的电视节目、歌曲以及一些名人志士的著述,我所知道的也不少。也许“在路上”这样的问题从人一有生命就开始了,从我记事起就不知不觉地张开了这样的思索的“隐形翅膀”而最近的一些感触,却是这种特定思索的正式开始,是前不久那次回老家探亲。
工作十余载,回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短则三天,长则有两个多月。在北京与老家之间的数次穿梭,心情自然是复杂的,而每次都不尽相同:希望与失落,欣喜与悲哀,一次次迷离又一次次重新振作与坚定的确是三言两语难以言表的,也许,一切只是定数,是在反反复复中经历、轮回和升华。
中国传统思想对每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就象婴儿身上的胎记,让我会想起人的血缘、传统与衍生和演变出来的独立个性。我说这个,是因为我想谈到“家”这个话题。就普遍性来讲,家的有形一般是指父母的居所或父母亲本身的存在,即使我们成人并独立的生活,建立起自己的婚姻家庭,即使我们已经不知不觉改口称自己建立起的这个婚姻形式为“家”时,我们依然摆脱不了真正赐予我们生命的最初的那个家,这一烙印深深在刻在我们的思想、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之旅中,它注定难以磨灭和淡化,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父母才是我们唯一的、最神圣和崇高的心灵家园。
为什么要回家?因为父母,因为永难泯灭的最初的情结。因为,我们离开了家而又需要她。就象虔诚的信徒,需要一次次谟拜心中所尊崇的精神图腾或有形的偶象一样。回家,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之一,也是我的一种切肤的感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的思想与呼唤,父亲的叮咛与牵挂,以及永远长不大的、从儿时起就产生的倦恋与依赖,都会象磁粉一般潜入记忆,触动心弦,让我们的心与脚步一次次重新认识她、走近她有时,我觉得当我离开家时起,家就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追求,一种抵达。一种距离的牵痛与渴望。
仅仅是一种心灵的依赖和倦恋么?人,自身的矛盾性与生活的不完满,使我们总是对家存在着一种表达、一种倾注。从生理学角度讲,这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反应,大多数生物也都具备这一特性。特别是我们人类,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一次次“表达”从而使家的内容与意义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不得不承认,家所具备的沉实的从师,是内心深处沉甸甸的感知。虽然,大多时候,家只是我们的一种潜意识,甚至如埋藏在心底深处的种籽,但她总会在第一时间跃然而充满最旺盛的生机,最动人的情景。
家是人的起点,也是终点。无论你与她保持着多远的距离,无论你相对家而言以何种方式生存和生活着,她都注定是你整个人生中的一条若隐若现却无处不在的主要经历,家是一种人生。
所以,我不能免俗地依恋着我的家,深爱着赐我生命、予我感知的父亲母亲,所以,我一次次想家,一次次想回家。
回家,让我结束想家的某一段落,使我得到一次次短暂却无比充实的休憩,更会有甜美的安慰与意外的弥补,这是情感和思索的需要,也是家对我们无私的馈赠。生活的碰撞与挫折,需要家的理疗与宽容,家是真诚、大度而又执着的僻护,是永恒之爱。于是,我想到一个结论:
当我们在承载命运时,家,是最初也是最终承载我们的归。
因为,家在那里。
二
老婆说,她一个人时会什么也不想地发呆。搞不懂,那是一种怎样的“发呆”至少我做不到。独处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很多问题,这是宁静的效能。有时是盯着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有时会由某一具体情景想得很远很远而漫无边际,有时则纯粹是思绪翩飞、胡思乱想。老婆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相反,非常的理智和敏锐,很是简洁而明快。她的经典是:想多没用,顺其自然!很羡慕她,有时认为那是一种境界,我现在还没抵达到的一种思维定势,一种从浑浊中提纯的沉淀方式,一种若愚。但,我还是搞不懂,她怎么可能不想,尤其是有些问题是由不得她而不自主地去涉及了。事实是,她带着孩子去滑旱冰时,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看台边上,什么也不想;她会在城里下着小雨时,不去打伞,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街隅上;她会去看那条城边上看过无数次的河有时,我会问自己:你真正了解你的爱人么?的确,我觉得她有时有智者一般的锋利,有时又象一个小姑娘一样顽皮,搞晕了我
我深爱着她,我的老婆。虽然我们争吵,而且有时她也很倔强和粗心,但我仍觉得她是这世上最了解也是最宽容我的人了。她机智而又纯澈,冷漠却不失热情,我觉得与她最谈得来,没有沟通的障碍而更多的是默契。她了解我的个性、思维、文字以及为人处世方式,就象她知道自己的指纹一样。有时她宽厚若母,有时她善睐若友,有时顽皮如女,有时又智若禅师。母亲、姐姐、妹妹、哥们、宝贝这些都被我叫了个通遍,换之总是她会意的一笑回报。
在我眼里,老婆总是很阳光,是我的太阳,夜间的月儿。相识于灵犀,交流于默契,无论是我的冰还是火,她总是恰到好处地回应了我。老婆属蛇,我说她是妖精,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蛇魅。我是中毒或被“盅惑”着。我对她说,我宁愿被你噬伤中毒而亡,我也要当那个农夫。
老婆笑了笑,说我傻。
是啊,我傻,但我甘心情愿地在老婆面前傻,永远是她最爱的那个大傻瓜。
我们是平行的双线,保持着一定距离却绝对难以割舍、分离。也许,夫妻关系最好就是这样,否则,太近,摩擦和矛盾重重;太远,则会让婚姻淡化疏远甚至名存实亡。
我知道老婆爱我,才会一次次牵就我,即使一次次因我而生气、流泪,也还会想到我、努力理解我,转而又每次都主动靠近我、安慰我。很多时候都是我个性暴躁、思想偏激、针锋相对造成的,是我的错,她却容了、忍了、让了——我是不是太“残忍”了?在这样的回合中、反复中,我走向偏狭之地,总是她一次次腾出地方,让我的心灵感觉不再局促,让我重新认识,让我冷静和沉淀。面对老婆,其实,觉得她才是真正的智者,虽然她并不象我想的那么多。简单,让她轻易地融化了我的复杂,简单也让她美丽,让我更爱,更执着于对她的依恋与向往。
无论思想、个性还是习惯,老婆都是传统型、甚至有些保守,但,我们每次做ài时,她都会很投入,很热情地相互配合,让我感觉她另一种可爱。不是因为身体素质... -->>
我所说的并不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的那本自传性代表作在路上,但我喜欢作者借书中迪安之口对萨尔的那句经典性的问话:“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在路上”已经成为一种追逐精神自由飞扬的符号——背起行囊激动地上路,探求不可预知的旅途,似乎就可以“掌握开启通向神秘的种种可能和多姿多彩的历练本身之门”
在路上,于是我们有了人生,有了人生的种种因果和情景
——题记
一
这是一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话题,大至整个人生、小则涵及具体琐事俗情。今天我所写的如下零碎之文字,实在是生活中的一些思想片断,如果可以称之为思想的话。
也许,这样的思绪、这样的启示不止我一个人涉足过。央视的电视节目、歌曲以及一些名人志士的著述,我所知道的也不少。也许“在路上”这样的问题从人一有生命就开始了,从我记事起就不知不觉地张开了这样的思索的“隐形翅膀”而最近的一些感触,却是这种特定思索的正式开始,是前不久那次回老家探亲。
工作十余载,回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短则三天,长则有两个多月。在北京与老家之间的数次穿梭,心情自然是复杂的,而每次都不尽相同:希望与失落,欣喜与悲哀,一次次迷离又一次次重新振作与坚定的确是三言两语难以言表的,也许,一切只是定数,是在反反复复中经历、轮回和升华。
中国传统思想对每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就象婴儿身上的胎记,让我会想起人的血缘、传统与衍生和演变出来的独立个性。我说这个,是因为我想谈到“家”这个话题。就普遍性来讲,家的有形一般是指父母的居所或父母亲本身的存在,即使我们成人并独立的生活,建立起自己的婚姻家庭,即使我们已经不知不觉改口称自己建立起的这个婚姻形式为“家”时,我们依然摆脱不了真正赐予我们生命的最初的那个家,这一烙印深深在刻在我们的思想、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之旅中,它注定难以磨灭和淡化,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父母才是我们唯一的、最神圣和崇高的心灵家园。
为什么要回家?因为父母,因为永难泯灭的最初的情结。因为,我们离开了家而又需要她。就象虔诚的信徒,需要一次次谟拜心中所尊崇的精神图腾或有形的偶象一样。回家,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之一,也是我的一种切肤的感应。“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的思想与呼唤,父亲的叮咛与牵挂,以及永远长不大的、从儿时起就产生的倦恋与依赖,都会象磁粉一般潜入记忆,触动心弦,让我们的心与脚步一次次重新认识她、走近她有时,我觉得当我离开家时起,家就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追求,一种抵达。一种距离的牵痛与渴望。
仅仅是一种心灵的依赖和倦恋么?人,自身的矛盾性与生活的不完满,使我们总是对家存在着一种表达、一种倾注。从生理学角度讲,这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反应,大多数生物也都具备这一特性。特别是我们人类,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一次次“表达”从而使家的内容与意义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不得不承认,家所具备的沉实的从师,是内心深处沉甸甸的感知。虽然,大多时候,家只是我们的一种潜意识,甚至如埋藏在心底深处的种籽,但她总会在第一时间跃然而充满最旺盛的生机,最动人的情景。
家是人的起点,也是终点。无论你与她保持着多远的距离,无论你相对家而言以何种方式生存和生活着,她都注定是你整个人生中的一条若隐若现却无处不在的主要经历,家是一种人生。
所以,我不能免俗地依恋着我的家,深爱着赐我生命、予我感知的父亲母亲,所以,我一次次想家,一次次想回家。
回家,让我结束想家的某一段落,使我得到一次次短暂却无比充实的休憩,更会有甜美的安慰与意外的弥补,这是情感和思索的需要,也是家对我们无私的馈赠。生活的碰撞与挫折,需要家的理疗与宽容,家是真诚、大度而又执着的僻护,是永恒之爱。于是,我想到一个结论:
当我们在承载命运时,家,是最初也是最终承载我们的归。
因为,家在那里。
二
老婆说,她一个人时会什么也不想地发呆。搞不懂,那是一种怎样的“发呆”至少我做不到。独处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很多问题,这是宁静的效能。有时是盯着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有时会由某一具体情景想得很远很远而漫无边际,有时则纯粹是思绪翩飞、胡思乱想。老婆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相反,非常的理智和敏锐,很是简洁而明快。她的经典是:想多没用,顺其自然!很羡慕她,有时认为那是一种境界,我现在还没抵达到的一种思维定势,一种从浑浊中提纯的沉淀方式,一种若愚。但,我还是搞不懂,她怎么可能不想,尤其是有些问题是由不得她而不自主地去涉及了。事实是,她带着孩子去滑旱冰时,会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看台边上,什么也不想;她会在城里下着小雨时,不去打伞,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街隅上;她会去看那条城边上看过无数次的河有时,我会问自己:你真正了解你的爱人么?的确,我觉得她有时有智者一般的锋利,有时又象一个小姑娘一样顽皮,搞晕了我
我深爱着她,我的老婆。虽然我们争吵,而且有时她也很倔强和粗心,但我仍觉得她是这世上最了解也是最宽容我的人了。她机智而又纯澈,冷漠却不失热情,我觉得与她最谈得来,没有沟通的障碍而更多的是默契。她了解我的个性、思维、文字以及为人处世方式,就象她知道自己的指纹一样。有时她宽厚若母,有时她善睐若友,有时顽皮如女,有时又智若禅师。母亲、姐姐、妹妹、哥们、宝贝这些都被我叫了个通遍,换之总是她会意的一笑回报。
在我眼里,老婆总是很阳光,是我的太阳,夜间的月儿。相识于灵犀,交流于默契,无论是我的冰还是火,她总是恰到好处地回应了我。老婆属蛇,我说她是妖精,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蛇魅。我是中毒或被“盅惑”着。我对她说,我宁愿被你噬伤中毒而亡,我也要当那个农夫。
老婆笑了笑,说我傻。
是啊,我傻,但我甘心情愿地在老婆面前傻,永远是她最爱的那个大傻瓜。
我们是平行的双线,保持着一定距离却绝对难以割舍、分离。也许,夫妻关系最好就是这样,否则,太近,摩擦和矛盾重重;太远,则会让婚姻淡化疏远甚至名存实亡。
我知道老婆爱我,才会一次次牵就我,即使一次次因我而生气、流泪,也还会想到我、努力理解我,转而又每次都主动靠近我、安慰我。很多时候都是我个性暴躁、思想偏激、针锋相对造成的,是我的错,她却容了、忍了、让了——我是不是太“残忍”了?在这样的回合中、反复中,我走向偏狭之地,总是她一次次腾出地方,让我的心灵感觉不再局促,让我重新认识,让我冷静和沉淀。面对老婆,其实,觉得她才是真正的智者,虽然她并不象我想的那么多。简单,让她轻易地融化了我的复杂,简单也让她美丽,让我更爱,更执着于对她的依恋与向往。
无论思想、个性还是习惯,老婆都是传统型、甚至有些保守,但,我们每次做ài时,她都会很投入,很热情地相互配合,让我感觉她另一种可爱。不是因为身体素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