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文学 www.59wx.cc,重生之宋武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过得真快,李隽忙于整顿军队,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年三十。年三十这天,李隽起了个大早,先是按照惯例去给谢道清拜年。对于谢道清,李隽实在是无话可说,但碍于当时的礼法制度,他这个皇帝不得不去。
对于此时的谢道清来说,她一见到李隽的面就觉得特别欢喜,在她已经给群臣发了遣散费的情况下,李隽仍然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时,硬是把伯颜大军给阻挡在临安城下,还打得伯颜大败而逃,实是不容易。
就是为后人称颂的宋太祖也没有取得过这样的大捷,在谢道清的心目中,此时的李隽已是神人了,一见之下高兴得连念佛也忘了,忙从蒲团上站起来,拉着李隽的手激动地道:“皇上,不,启儿,启儿,让伯母好好看看。嗯,人瘦了许多,精神却更好了。”
李隽施礼道:“参见寿和圣福,对寿和圣福拜年了。”
“启儿,启儿,免了,免了,快免了。”谢道清忙阻住,道:“启儿,你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你知道伯母心里有多高兴吗?伯母这心里一高兴,就念了十三遍《金刚经》。”
“要是念经能把伯颜大军念退,那些和尚尼姑不是成了国之栋梁?还要文天祥他们这些朝臣做什么?”李隽在心里不赞同她的做法,还不得不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谢她:“谢寿和圣福。能打退伯颜,也有寿和圣福念佛的功劳。”在心里加了后缀:“才怪!”
李隽一语有锦上添花的效果,让原本就兴致不错的谢道清更是高兴,道:“皇上,看你说的,我哪有功劳。这都是将士们真刀真将打出来的,要不是将士们舍身卫国,也不会有这样的大胜仗,皇上,你可不能亏了将士们。”
“你也有明白事理的时候,怎么以前老是糊涂?喜欢来马后炮。”李隽在心里腹诽她,道:“谢寿和圣福教诲。寿和圣福,今天的庆祝还要你给将士们说上几句,晚上的宴会还要你参加。”
谢道清数着佛珠,很是高兴道:“启儿,你能记得伯母,有这份心伯母就高兴了。这给将士们训示就不用了,有你这个比谁都强的皇帝,伯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启儿,你快去吧,将士们在等着你。”
在李隽的心目中,谢道清一直是唠叨成性,没完没了,象今天这样通情达理的次数还真不多,心里不得不感叹胜仗还具有改变人性子的奇特功效,应该给常瑜推荐一下新药方,道:“那我就告辞了。寿和圣福,你要好好休息,不要一天到晚就念佛。我们以后的胜仗还会更多,还需要寿和圣福给我教诲。”
李隽非常平常的一句话,没想到谢道清居然感动得热泪盈眶,道:“启儿,有你这句话,伯母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启儿,这些天,伯母想过了,佛祖在哪里?佛祖就在人心里,我们自己就是佛,不是要佛来保佑我们,是要我们自己来保佑自己,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佛。”
谢道清这话已经很有道理了,李隽不由得一呆,他万万想不到她居然也有这样的观点,还没有来得及发表高见,只听谢道清接着往下说:“伯母终于明白了,伯母不是治国的料,这国事伯母是不过问了,也不去想了,每天念念经表达一下伯母的心意就行了。启儿,你快去吧,不要让将士们久等了。朝庭已经很对不起将士们了,不能再对不起他们了。”
在这一刻,李隽真的是感动了,凝视了一眼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婆,道:“寿和圣福,我走了。”边走边回头挥手,只见谢道清在宫女的搀扶下左手数着佛珠,右手不住地挥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皇宫外的广场上,将士们身穿明亮的盔甲,排着整齐的队形,一脸的喜悦。还有十数万老百姓围观,这么大的胜仗,让华夏儿女喜不自禁,老百姓自然也是喜不可言。
年三十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个喜庆的好日子,今天的天公也作美,连续多日的大雪也没了,太阳公公也出来祝贺得胜的人们,一派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让原本就喜悦的将士们更是喜上添喜。
李隽在侍卫的簇拥下来到皇城上,文天祥带领群臣向李隽行礼,道:“参见皇上。”这是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听到的最为悦耳的朝靓之声。大胜仗的功效真的不错,群臣齐喊的声音都高了好多分贝,喜悦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在其中,自我感觉个头都高大了不少。
“免了。”李隽笑着挥手,叫群臣起道:“你都按自己的们置坐下吧。”
“谢皇上。”群臣高高兴兴地谢了恩,才站起身,坐了下来。
刘整这个当日一心逃跑的臣子看着李隽往龙椅上坐下的姿势威严十足,比起他当日在城门口初见李隽时更多了几许霸气,在他的心目中,李隽整个人都高大了不少。
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李隽不想太过于让朝臣难受,特地给他们准备了座位,凡是参加庆祝大会的臣子都有座位。当然,这座位也是有讲究的,以功劳排序,有大功者坐上首。
李隽提出这一设想时,文天祥建议设成文武两班,这也是朝中惯例,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但是李隽想也没想就否决了,他的理由是要不是将士们用命,一刀一枪地打出来,今年的春节就不是喜庆了,而丧事不断,让将军们和文臣坐在一起,有什么不对?要是文臣的功劳大过将军们,他们也可以坐在上首。
要不是李隽意外地来到这个世界,改变了历史的车轮,按照南宋当时的情况,必然是溃不成军,举国哀悼,哪里还会有喜庆之事,对于这点文天祥也是无话可说,只得依从李隽的意思安排这庆祝大会的座次。
其实,李隽真正的想法是宋朝太抑制将军们了,趁这次大胜的机会应该好好提高一下他们的地位,把社会上那些有志于报国的优秀青年吸引到军队中来。
李隽目光从臣子们的身上掠过,坐在第一位的是廖胜功,第二位的是高达,第三位的文天祥,第四位是赵良淳,第五位是黄永善,第六位是沈毕,第七位是赵佥,第八位是许光汉,第九位是黄汉,第十位的是黄胜功。坐在前十位的只有文天祥一位文臣,还有两黄永善和沈毕两位科学家,其余全是将军们。
对于这位次的排列,自然是众望所归。廖胜功自从给李隽发现以后,一直是李隽意图的最好理解者和执行者,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建议,并付诸实施,他名义上是高达的副手,可以说他是临安保卫战仅次于李隽的灵魂人物,是临安保卫战的真正执行者,坐在首位,谁也不敢有异议。
高达就不用说了,一代名将,在这场保卫战中立下大功,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第二位非他莫属。文天祥气节名臣,主管中书省,筹备物资,其功也不小。
要不是赵良淳率领大军来援,临安虽是守住了,其结果还真难说。别的不说,就是冬装就够让李隽头疼的了。宋朝真的是无能,在临安这样重要的战略中枢战略物资的储备实在是不敢恭维。没有冬装,李隽只好下令宰杀除战马、骡子这些急需的牲畜外的所有牲畜,剥下皮稍微处理一下,来得及就做成皮坎肩穿在身上,来不及只好将就反穿在身上。
赵良淳初进临安时,见了临安城里的光景,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了,看着穿着牲畜皮的老百姓还以为自己进了动物园。
... -->>
时间过得真快,李隽忙于整顿军队,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年三十。年三十这天,李隽起了个大早,先是按照惯例去给谢道清拜年。对于谢道清,李隽实在是无话可说,但碍于当时的礼法制度,他这个皇帝不得不去。
对于此时的谢道清来说,她一见到李隽的面就觉得特别欢喜,在她已经给群臣发了遣散费的情况下,李隽仍然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时,硬是把伯颜大军给阻挡在临安城下,还打得伯颜大败而逃,实是不容易。
就是为后人称颂的宋太祖也没有取得过这样的大捷,在谢道清的心目中,此时的李隽已是神人了,一见之下高兴得连念佛也忘了,忙从蒲团上站起来,拉着李隽的手激动地道:“皇上,不,启儿,启儿,让伯母好好看看。嗯,人瘦了许多,精神却更好了。”
李隽施礼道:“参见寿和圣福,对寿和圣福拜年了。”
“启儿,启儿,免了,免了,快免了。”谢道清忙阻住,道:“启儿,你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你知道伯母心里有多高兴吗?伯母这心里一高兴,就念了十三遍《金刚经》。”
“要是念经能把伯颜大军念退,那些和尚尼姑不是成了国之栋梁?还要文天祥他们这些朝臣做什么?”李隽在心里不赞同她的做法,还不得不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谢她:“谢寿和圣福。能打退伯颜,也有寿和圣福念佛的功劳。”在心里加了后缀:“才怪!”
李隽一语有锦上添花的效果,让原本就兴致不错的谢道清更是高兴,道:“皇上,看你说的,我哪有功劳。这都是将士们真刀真将打出来的,要不是将士们舍身卫国,也不会有这样的大胜仗,皇上,你可不能亏了将士们。”
“你也有明白事理的时候,怎么以前老是糊涂?喜欢来马后炮。”李隽在心里腹诽她,道:“谢寿和圣福教诲。寿和圣福,今天的庆祝还要你给将士们说上几句,晚上的宴会还要你参加。”
谢道清数着佛珠,很是高兴道:“启儿,你能记得伯母,有这份心伯母就高兴了。这给将士们训示就不用了,有你这个比谁都强的皇帝,伯母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启儿,你快去吧,将士们在等着你。”
在李隽的心目中,谢道清一直是唠叨成性,没完没了,象今天这样通情达理的次数还真不多,心里不得不感叹胜仗还具有改变人性子的奇特功效,应该给常瑜推荐一下新药方,道:“那我就告辞了。寿和圣福,你要好好休息,不要一天到晚就念佛。我们以后的胜仗还会更多,还需要寿和圣福给我教诲。”
李隽非常平常的一句话,没想到谢道清居然感动得热泪盈眶,道:“启儿,有你这句话,伯母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启儿,这些天,伯母想过了,佛祖在哪里?佛祖就在人心里,我们自己就是佛,不是要佛来保佑我们,是要我们自己来保佑自己,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佛。”
谢道清这话已经很有道理了,李隽不由得一呆,他万万想不到她居然也有这样的观点,还没有来得及发表高见,只听谢道清接着往下说:“伯母终于明白了,伯母不是治国的料,这国事伯母是不过问了,也不去想了,每天念念经表达一下伯母的心意就行了。启儿,你快去吧,不要让将士们久等了。朝庭已经很对不起将士们了,不能再对不起他们了。”
在这一刻,李隽真的是感动了,凝视了一眼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婆,道:“寿和圣福,我走了。”边走边回头挥手,只见谢道清在宫女的搀扶下左手数着佛珠,右手不住地挥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皇宫外的广场上,将士们身穿明亮的盔甲,排着整齐的队形,一脸的喜悦。还有十数万老百姓围观,这么大的胜仗,让华夏儿女喜不自禁,老百姓自然也是喜不可言。
年三十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个喜庆的好日子,今天的天公也作美,连续多日的大雪也没了,太阳公公也出来祝贺得胜的人们,一派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让原本就喜悦的将士们更是喜上添喜。
李隽在侍卫的簇拥下来到皇城上,文天祥带领群臣向李隽行礼,道:“参见皇上。”这是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听到的最为悦耳的朝靓之声。大胜仗的功效真的不错,群臣齐喊的声音都高了好多分贝,喜悦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在其中,自我感觉个头都高大了不少。
“免了。”李隽笑着挥手,叫群臣起道:“你都按自己的们置坐下吧。”
“谢皇上。”群臣高高兴兴地谢了恩,才站起身,坐了下来。
刘整这个当日一心逃跑的臣子看着李隽往龙椅上坐下的姿势威严十足,比起他当日在城门口初见李隽时更多了几许霸气,在他的心目中,李隽整个人都高大了不少。
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李隽不想太过于让朝臣难受,特地给他们准备了座位,凡是参加庆祝大会的臣子都有座位。当然,这座位也是有讲究的,以功劳排序,有大功者坐上首。
李隽提出这一设想时,文天祥建议设成文武两班,这也是朝中惯例,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但是李隽想也没想就否决了,他的理由是要不是将士们用命,一刀一枪地打出来,今年的春节就不是喜庆了,而丧事不断,让将军们和文臣坐在一起,有什么不对?要是文臣的功劳大过将军们,他们也可以坐在上首。
要不是李隽意外地来到这个世界,改变了历史的车轮,按照南宋当时的情况,必然是溃不成军,举国哀悼,哪里还会有喜庆之事,对于这点文天祥也是无话可说,只得依从李隽的意思安排这庆祝大会的座次。
其实,李隽真正的想法是宋朝太抑制将军们了,趁这次大胜的机会应该好好提高一下他们的地位,把社会上那些有志于报国的优秀青年吸引到军队中来。
李隽目光从臣子们的身上掠过,坐在第一位的是廖胜功,第二位的是高达,第三位的文天祥,第四位是赵良淳,第五位是黄永善,第六位是沈毕,第七位是赵佥,第八位是许光汉,第九位是黄汉,第十位的是黄胜功。坐在前十位的只有文天祥一位文臣,还有两黄永善和沈毕两位科学家,其余全是将军们。
对于这位次的排列,自然是众望所归。廖胜功自从给李隽发现以后,一直是李隽意图的最好理解者和执行者,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建议,并付诸实施,他名义上是高达的副手,可以说他是临安保卫战仅次于李隽的灵魂人物,是临安保卫战的真正执行者,坐在首位,谁也不敢有异议。
高达就不用说了,一代名将,在这场保卫战中立下大功,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第二位非他莫属。文天祥气节名臣,主管中书省,筹备物资,其功也不小。
要不是赵良淳率领大军来援,临安虽是守住了,其结果还真难说。别的不说,就是冬装就够让李隽头疼的了。宋朝真的是无能,在临安这样重要的战略中枢战略物资的储备实在是不敢恭维。没有冬装,李隽只好下令宰杀除战马、骡子这些急需的牲畜外的所有牲畜,剥下皮稍微处理一下,来得及就做成皮坎肩穿在身上,来不及只好将就反穿在身上。
赵良淳初进临安时,见了临安城里的光景,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了,看着穿着牲畜皮的老百姓还以为自己进了动物园。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